教學相長:聽課、互學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浮校區(qū))開展期中教學聽課及座談活動

發(fā)布者:馬克思主義學院發(fā)布時間:2025-01-08瀏覽次數(shù):103


     為了提升我校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營造教師們互相學習交流、共同提升教學水平的團隊氛圍。我院云浮校區(qū)開展為期一個月的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期中教學聽課及座談活動。學校督導辦主任隋良志教授、陳福明教授、二級學院督導嚴民良和思政課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此次活動主要由四位教師主講,學院教師集體聽課和開展座談會四次。分別由張青老師主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高天老師主講《大學生哲學素養(yǎng)》、譚茂琛老師主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和陳月娣老師主講《思想道德與法治》。

11月4日下午,張青老師主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二章“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座談會上,各位督導悉心點評,教師們踴躍發(fā)言。一致認為張老師的課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是講課流程完善、節(jié)奏把握妥當;二是講課內容熟練、觀點清晰,語言表達準確;三是有著良好的精神風貌,有激情、有互動,態(tài)勢語和儀容儀態(tài)得當。但老師們認為這堂課還有些不足,如舊課回顧過程中,對習題的講解缺少深入分析;整體語速過快。


 

圖:張青老師授課場景

 

11月6日下午,高天老師主講《大學生哲學素養(yǎng)》第四章“利他人:悟人生價值”。座談會上,各位督導認真點評,教師們積極發(fā)言。統(tǒng)一認為高老師的課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是教學思想明確、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課堂上主要運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案例,對“價值與價值觀”等概念做了細致的分析,激發(fā)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好奇心和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注重師生互動,能適時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分析討論和得出結論。同時,還有些不足需要改進的,如課中應加入舊課回顧;板書應按規(guī)范來寫。


 

圖:高天老師授課場景

 

11月14日下午,譚茂琛老師主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第五章“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座談會上,經(jīng)過督導點評和教師們討論后,皆認為譚老師的課呈現(xiàn)以下特點:

一是注重啟發(fā)式教學,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譚老師通過“提起改革開放,你會想到什么?”這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來開啟本節(jié)課,是將教學研究引向深入的一種很好的方法;二是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善于引導并鼓勵學生回答問題;三是對知識點的分析深入且有效,用“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來分析“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清晰明了又通俗易懂。但同時存在上課語速過快和舊課回顧時間過長等不足。


 

圖:譚茂琛老師授課場景

 

11月15日下午,陳月娣老師主講《思想道德與法治》第二章“追求遠大理想 堅定崇高信念”。座談會指出,陳老師的講課準備充分、思路清晰和內容充足,課程內容的知識點過渡自然,內容邏輯性強,尤其案例分析貼合學生的學習生活,且講解表達流暢和語調速度適中。不足之處是教學的態(tài)勢語變化過多、課件字體與背景的顏色比較相似和案例分析缺乏地方特色。


 

圖:譚茂琛老師授課場景

 

學校督導辦主任隋良志表示,馬院這次舉辦的聽課及座談會給教師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溝通交流平臺,有利于加強教學團隊的理解和配合,有利于教師之間進行教學經(jīng)驗分享,也有利于通過集體討論的方式解決年輕教師上課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板書、教態(tài)、重難點不突出等問題。


 

圖:督導們和譚院交換意見

 

 

圖:座談會討論場景

譚劍林副院長在期中教學聽課及座談活動總結上提出,代表馬院所有專兼職老師對各位督導百忙之中抽出寶貴時間參與我院的聽課和座談交流活動表示最誠摯的感謝。認為督導們的專業(yè)指導和寶貴意見,對我院的教學工作有著深刻的啟發(fā)。學院也將認真總結此次活動的經(jīng)驗,將建議和反饋融入到教學實踐中,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師們的上課自覺性,增強上好思政課的自信心。接下來,學院將延續(xù)“期末教學聽課及座談活動”,并使其常態(tài)化。同時期待與各位督導保持更緊密的聯(lián)系,共同探討和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同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發(fā)展。

 

 

 

 

撰稿:張   

審稿:劉   

二審:譚劍林

終審:廖良初